Monday, May 25, 2009

七百年後



在電視機前看,一開聲的時候十分驚喜。不需要修飾,只靠自已的聲音便能取得掌聲。假如能夠將這大碟清唱一便,可能會更震撼。

Sunday, May 17, 2009

FYP的目的

最近需要想想明年Final Year Project的題目,再找「老細」。其實這都並不是近來的事,本應是開始了很久,只有自已遲遲還沒開始。

其實要想題目,對我來說可能比做FYP更困難,因為我不懂得去「想」。題目不可以太普通,要比較些,而項目的大小不可太大或太小,一年內可以一個人完成。對住一個不懂得去「想」的人來說,但要找自已想做的範疇已經是難題。

一直在想題目的時候,都會問為什麼自已讀的那科不像其他院學或部門,會提供一些題目給學生選擇呢?一直想著想著,明明自已的性格就像個工廠工人,為什麼那層高層想每個學生都是發明家?這個世界有多少個發明家?更多少發明家能在香港出身?我只想安穩地按要求把制品完成。沒有工廠,發明家的心血還有用嗎?

Sunday, May 3, 2009

晴空


放晴的假期,好應該出外走走的…
但困在迷失中,該往那個方向走?

Saturday, May 2, 2009

沒有IBM的小黑 (繼)


這篇文已被「雪藏」了很久,為避免後繼機出現還未出文,還是早點出文吧。上回提到,比起用了2年多,到現在仍是主力的X60,X200應該可以更好。

首先,由外觀上看,螢幕從X60的4:3變到X200的16:10,解像度亦由1024 x 768變成1280 x 800。本來解像度提高是好的,但螢幕比例改變令機身的比例亦變得更長。不過,原本很喜歡的很幼的螢幕邊框變得和T系差不多闊,感覺上難看了很多!


亦因採用Widescreen的關係,X200的機身因而較闊,使X200的鍵盤比以往X系為大,可以用上跟T系的Full size keyboard。以上的字母鍵,A和M是X60的,T和O和X200的。X200的鍵是大於X60少許,但以Thinkpad的質素,X60也絕對合格有餘。

從左起:
20V電源插頭、USB、VGA、RJ-45、(上)PCMCIA、(下)USB、無線網絡開關

而SD Card Reader於於前方,USB port 總數目和X60 一樣是3個,但位置則有更改。由原來右邊2個左邊1個改成右邊1個左邊2個。把放2個USB位放在左或右的原因大多都是為了方便外置硬碟或光碟機,所以才將2個USB位放把在一起。可惜,X200上這2個USB位的距離有點遠,中間還要隔著VGA 和RJ45,這個比較不便。

將接口都接上後,感覺上頗擠擁。假如有docking就好了!(發夢中)

X200的無線網絡開關放在機身左側,相比X60放在前方,放左側面實在「就手」得多。而X200的無線網絡溫度再沒有X60的那麼熱情,用久了都只是暖暖的。不過配上家中的Level One WBR-3406TX Wireless Router,久不久就會有斷線的情況,但其他Wireless Router或AP卻從未遇上這問題,怪怪的...

最後,上圖是X200,下圖是X60。X60在退出電池後,便會出現左右兩邊不平衡的情況,原因是電池上有其中一隻「腳」。來到X200,將這缺點已經得到改善。電池和機身上都分別有配上一隻「腳」,免去不平衡的情況再現。只是,不太明白為何電池上的「腳」和機身上的有不同高度?